愿每一粒种子都能在乡土生根发芽、蔚然成荫!
作者:桂馨基金会 发布日期:2017-05-18

乡村教师公益种子计划

执行情况分享


乡村教师公益种子计划是由桂馨基金会发起,以荣获“桂馨·南怀瑾乡村教师奖”荣誉的教师为合作伙伴而实施的公益项目。获奖老师可结合教师个人成长、学校及所在社区(乡村)发展需求或面临的相关困难,申请一定额度的资金支持,来推动和实践学校师生、社区(乡村)以及个人的发展与成长,以及相关问题的改善。

1554275733770535.jpg

2016年度,共有10位南师奖获奖教师参与申请,其中4位教师(王木良、彭措、丁志平、祁翠花)申请的项目通过审核入选该计划执行。如今,距离四位教师申请的项目执行已过去6个月,他们的项目执行情况怎么样了?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王木良:编写纳西文化教材,传承东巴文字

1554275873693677.jpg

达祖小学开设东巴文课程已有四年,但是一直没有合适的东巴文教材,教授的课程主要由学校老师自行决定,学生们在期末考核时也没有大纲和标准,接收的东西也是零零散散,没有一个统一的计划和进程。学校的王木良校长是第二届南师奖获奖教师,于是王校长在2016年上半年申请了乡村教师公益种子计划,并在秋季学期开始组织老师们讨论编写学校的东巴文教材。

2016年11月到今年2月,经过不懈的努力,老师们终于编排出了这套教材的大纲,这套教材分为五个年级的共10册书,包括单字词的教学、东巴文字书写教学、纳西传统建筑的认识、纳西民风民俗的认识与传承、纳西日常生活用具的认识与了解、纳西传统节气节日的认识与了解、纳西传说故事的传承、纳西古经文的传播与教学、纳西民谣歌曲的传唱等。

自2017年3月开始,老师们又着手进行一年级教材的具体内容编排,每一册书均按照30课时的内容量规划。主要内容目前已基本拟定,老师们正在编排东巴文文字。这套东巴文教材的每一册书虽然不能做到像语文、数学那么合理、有层次、丰富多彩,但是王校长和学校的老师们在编写过程中力求做到五脏俱全,而这样做的目的在于最大范围内传承和保护达祖纳西文化。


彭 措:建立嘉绒文化展览室,传承嘉绒文化

640_wx_fmt=png&tp=webp&wxfrom=5&wx_lazy=1&wx_co=1 (4).jpg

经过7个多月的建设施工,第二届南师奖获奖教师、马尔康市第二中学彭措老师申请实施的嘉绒文化实物展览室项目于2017年5月1日正式在该校竣工。这座展览室目前已收集了反映嘉绒文化的70件展品,并按服饰展区、农具展区、工艺品展区和炊具(餐具)展区进行分类布置。展览室整体设计体现了“古朴、自然、简洁”的效果,文化氛围浓郁。

文字和图片方面,展览馆已完成了前言、展览室简介、展品标牌说明、荣誉榜、结束语等材料的编写、制牌,此外还设计制作了20个重点展品的介绍牌、50个展品标签牌,大部分介绍牌采用了展品拟人化自述的方式,力求生动鲜活的表达效果。大小标牌均做到了图文结合,展品名称用藏汉两种文字书写,其中藏文用嘉绒方言,使之更具乡土气息。

目前,学校策划于今年六一前夕举行展览室落成典礼。该展览室的落成,不仅让学校600余名师生直接受益,还将辐射到其他城乡学校,预计未来将有3000余名学生可通过预约参观的方式实现这一乡土文化资源的共享。


丁志平:建立民间棋文化创客教室,让民间棋文化传承与现代技术融合

1554275908600538.jpg

溪华小学“民间棋文化创客教室”的创办目标只有一个——传承民间棋文化。此次学校的丁志平校长通过申请乡村教师公益种子计划主要实施了数控雕刻棋盘、激光雕刻棋盘、3D打印棋盘系列活动,初步探索出了将现代信息技术与传统棋文化融合的途径。

活动中,学校师生发挥创意和智慧,制定了雕刻棋盘的3个标准,设计了棋盘源代码精雕、激光各一套,并尝试设计了二维码、包装塑封,民间棋终于有了新的传承载体。

此外,学校积极招募爱心团体(个人),试着让民间棋走出校园。目前,已有200余副雕刻民间棋走向社会,走进了200个不同家庭,社会上更多的人开始关注民间棋这种传统文化。学校师生们创作的民间棋作品也已成为“抢手货”,传承民间棋传统文化不再是校园内的“新鲜事”。

为了更持续地促进民间棋传承,促进师生更好成长,学校在今年设立了“溪华小学助学助教基金”,以此进一步推动民间棋社会推广和激励师生参与积极性,形成良性循环。


祁翠花:编写乡土教材《祁连山北麓野生花卉集锦》

1554275926533542.jpg

祁连山是我国西北著名的大山系,地处青藏、蒙新、黄土3大高原交汇地带,有其独特的自然环境,蕴藏着较多的花卉植物资源。野生花卉植物以优美的形姿、艳丽的花朵、丰硕的果实、形态各异的枝叶丰富着人们的生活,给人以美的享受。然而生活在这样一个鲜花盛开而又美丽的地方,当地75%的人却说不上经常见到的花卉名称、无法识别它们的性质、无法分辨它们的科目……教科书上所涉也寥寥无几。

为了让这些花卉知识更好地得以传承和利用,从2011年到2016年的五年多业余时间里,由第二届南师奖获奖老师祁翠花老师负责分类撰写,樊年林老师负责摄影,两人合作完成了这部乡土教材——《祁连山北麓野生花卉集锦》的编写工作。

编写过程中,两位老师选取了祁连山北麓草原具有一定观赏价值和代表性的野生花卉植物130种、80属、34科,所选花卉量大、地域分布广,教材编写以花朵的颜色白、红、黄、紫、蓝为主分类,每种花为一课,共130课。每课包含“我是谁”、“美丽的我”、“分享”等三个方面的内容。

该教材图文并茂,所拍摄花卉形象逼真,文字通俗易懂,可以满足各知识层次和年龄段人群的阅读需求。这本教材也是一本集野外观花、看图识花、读文知花的实用教材,有一定的记录和传承意义,也可作为科学课程的辅助教材,应用到实际生活中。目前,这本教材的编写已全部完成,今年5月份印刷完成。桂馨基金会乡村教师公益种子计划资助了该书的撰写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