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中心

News
易少华:走近一步
作者:桂馨基金会 易少华 发布日期:2022-02-11

1646123542403357.jpg

2021年四五月间,因第五届南师计划项目的安排,有幸走访了分布在4省9县的10所乡村学校,并有机会在每一所学校停留期间去听课、交流和学习。这是我工作以来跨越地域最广、接触学科最多、感受风土人情最不一样的一次“视野之旅”。于我而言,不单单是一次简单的走访,更多的是学习和思索。


乡村教育是什么?

过去几年,当有人问起我的工作时,时常的回答是在一家关注乡村教育的公益机构工作。听到这样的回答后,“乡村教育”一词往往会被对方重复一次,然后进入到下一个问题。似乎对于这个词的界定,并不需要更进一步解释,我也如此认为。直到今年更早前,当新公民计划的总干事魏佳羽老师提醒我,“在我国,一半以上的学龄儿童在乡村”这句话表述并不准确时,我才注意到,关于在校学生的分布,已不是“城市-乡村”的二分,而是“城区-镇区-乡村”的三分。这个表述的变化,实际有其背后社会经济发展的现实,但搜索了一些研究乡村教育团队的资料,似乎也并没有太多的体现。这使我意识到,即便关注同一领域,参与者的认知也并不那么一致。于是,在走访之前,这成为我一个事先准备的问题,并期待在观察中能有更多的收获。


这次走访,先后到了河北、湖北、甘肃和浙江四省。其中,在甘肃省,走访了天水张家川、陇南宕昌、临夏和政、张掖肃南以及酒泉玉门五县市的候选老师学校。走过的地区,有南北西东的地理之异,有回汉藏满的民族之别,有学校规模体量的大小之分,有城乡经济发展水平的高低……从学校层面去分析,有教学点、完全小学、九年一贯制学校等不同类型;有师生比1:19至1:23不等,有班师比1:2.5单列,有的学校班级平均只有七、八个孩子,有的学校确是四五十人的大班额;有的学校十余年不曾新进教师,团队稳定;有的学校人员流动频繁,分布不均。有校长说,学校不缺硬件、不缺器材、不缺主课教师,但唯独缺音体美专业教师;也有校长说,学校教师并不缺编,但按照国家课程的规定走,班额太小,老师们的负担依然很重。学校是否寄宿、是否有食堂均不同程度影响着学校的运行。如是,不一而足。


林林总总梳理,即使在多个因素相近的地区,也没有存在完全相同问题的两所学校。这本身,也符合世界运行的基本规律,如同赫拉克利特所言,“一个人无法两次踏入同一条河流”。这无不启示我,乡村教育的现状能被简单概括吗?同时,致力于解决乡村教育问题的路径能简单思考吗?答案显然不能。中国之大,教育之繁,需要我们系统思维,即使是补其中一块的短板,也需仔细辨别,左右协同配合。而身处其中的学校和老师,也应认真审视,于外界种种,不能一味“拿来主义”,药不对症,其患也难根除。


我们应该支持什么,倡导什么?

每临一地,学校和老师们都会很热情的迎接,希望能多多指导工作。听到这句话,我会感到有些羞愧,于专业、于学识而言,的确没有任何能力能“指导工作”。但对于学校和老师来说,一方面是表达热情,另一方面作为一所学校,其办学成效也期待一些外在的评价与支持。我不由得思考另外一个问题,学校应该怎么被看待?


我所走访的学校,乃至桂馨所关注的学校,和千千万万乡村学校一样,处于我们这个国度的“最基层”。其基本的特征是相较城区更远、条件更差、机会更少。在走访过程中,有一位校长很高兴地向我介绍另外一位老师,说那位老师职称已经晋副高了,是学校唯一一位高级教师。喜悦之情,溢于言表。众所周知,在教师体系,职称和老师们的切身利益紧密挂钩。而职称的取得,又和老师的学历、所获奖项、发表论文、工作年限等密切相关。而现实的情况是,在众多的乡村学校,能够有机会和城区教师“同台竞技”的老师远远还是少数。


如何独立于现有的、以看得见的评价指标去看待我们乡村学校和乡村教师,乃至于更进一步发挥社会的力量去支持,这是我们社会组织应该认真考虑的事情。


在这一次走访中,我听了不少学科的课,和不同的老师聊天交流。在这些接触中,我能够深刻的感受到其中优秀教师对于工作的热情,对于教育的投入,对于孩子的关切。在这些老师身上,体现了很多的特质。比如说,他们区别于一般的老师,总是发挥自己的能动性,主导挖掘和链接资源,撬动社会力量;抑或是熟悉区域情况,灵活动员周边力量,为学校发展助力。他们总是会打破一些常规,让学校活泛起来,充满生机。他们与同事之间、与学生之间,关系和谐融洽,彼此如沐春风。而这些老师正是希望所在,也是作为社会的一份子所需倡导的方向。


好的学校,提倡有好的团队精神。在学校教师之间,有清爽的同事情谊,主动承担,相互协作。他们不计较一时的得失,互相理解,为孩子的发展负责。


好的学校,提倡有好的师生关系。在老师和学生之间,应秉承平等尊重的基本原则,在课堂上,教学的氛围应该是民主型,而不是控制型;在家校关系上,老师与家长能够相互支持,携手共育。


好的学校,提倡有好的生生关系。在学生与学生之间,学习上能够团结共进,生活中能够互帮互助,注重团队合作学习,态度友好,行为真诚,在合作中培育集体感和荣誉感。


诚然,作为社会的一份子,一人一校力量还显得薄弱。但可畅想,若真的有一天,在各界社会力量的广泛参与支持下,让更多的老师被激发、被点燃,积极工作,主动作为,那我们所关切的乡村教育还会薄弱吗?不会,一定不会。相信相信的力量,相信行动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