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愿者

刘丹阳:从新友到馨友
作者:江西农业大学 刘丹阳 发布日期:2022-02-01

1646125173624718.jpg

初遇

树影剪碎了,铺满了一地,随风泛着星星点点。我仔细回想着,与桂馨的点点滴滴,是温暖的,是期许的,是幸福的。2019年,大一暑假,赴了一场素未谋面的约定——贵州省罗甸县董王中心校桂馨书屋,那年冬天作为优秀志愿者去北京参加桂馨志愿者年会。2020年,参与南师计划项目评审资料整理,《村校的远见》分享会资料整理,让我看到了不一样的村小。2021年,第二次整理南师计划项目资料,听着工作人员来自第一线的采访音频,孩子们的喧嚣顺着音频而来,上下课的热闹与欢快,让我感觉,我离他们的距离又被拉近了。从大一到大四,从初遇桂馨时的好奇,到现在随手翻看公众号日常推文的感动,感谢桂馨,你已成为我成长记忆里不可缺失的一环。


缘分

回想起在贵州参与桂馨书屋悦读夏令营的十五天,依旧是怀念。早上的晨会,孩子们从沉默到分享。也不知道那个说自己想当厨师给爸爸妈妈做顿好饭的女孩,是不是越来越乐观开朗;藏宝袋里孩子们写的小纸条,一张张的,现在看着想笑又不禁想哭,那很多很多的小纸条写着孩子们纯真的倾诉。最后闭营离校时,行李箱里拖了半箱他们的手工作品,那个小人哪里又像我嘛?那里的山很美,人也很美,梦里是蓝色的黑板,是五颜六色的课桌。


“这里的日月我看过,山路我走过,所有的渴求,所有的期盼,心怀不舍,分手道别。我们曾一路向阳,无问东西,遇见你们,在董王中心校。我们和你们的相见,就像预谋已久的邂逅,把所有的故事进行白描,最后不过两个字,再见——又或者是万语千言的思念。”这是当初在备忘录里留下的痕迹。


迄今为止,我还记得走时的那个早上,朦朦胧胧的天,雾气缭绕着群山。整理好行李等着车要下山时,跑到校门口,看着门口的校名,拿着手机拍了一张又一张,来之前和自己说,一期一会,要好好珍惜这段缘分,真正要离开时,总还怀着期待,再见,下一次再见。


他们

去北京参加桂馨志愿者年会时,最大的感触是,他们的眼神会说话,干净明亮,岁月的痕迹一点一滴都刻在里面,最后散开,透着温暖。桂馨志愿者就是做一份很纯粹的事业,走进大山,走进孩子,传递一颗小小的种子。各行各业的馨友们,无论年龄、职业、地区,都与桂馨共同生长,一起尽自己的一份绵薄之力,去倾听、去感染遇见的人。下乡参加桂馨夏令营的志愿者,摄影志愿者,抑或是参与馨公益之旅的桂馨之友,都如那八个字,至善至诚,如桂斯馨。有人说,无论我们做不做公益,世界都会发生变化。但你做了,改变的是你自己。把自己先改好了,这个世界自然就会好起来了。


坚守

看过一个村小的纪录片,一个人一所学校,等待一群学生。当山上的学校和山下的学校要合并时,校长说,他希望红旗一直飘起来,让孩子看得到走出大山的希望。两次接触“桂馨·南怀瑾乡村教师计划”,村小的故事,科技,阅读,自然,发明,一个个的词串在一起,背后是一位位坚守在山村教育一线的守护人。学科的美,在乡间绽放。奔跑在稻田里的孩子,会思考,会用最简单直白的办法,在田里铺上厚厚的稻草,保温、保湿又省钱。倾听,感受,享受,创造。老师们变着法子,让孩子们多接触多了解多感受。希望的种子在发芽,在教育的洪流下,我们需要的是什么,孩子们想要的又是什么。一所村小的老师说,科学创新不仅仅是课程任务,更重要的是提高孩子们的创新思维。在他的讲述中提及,有的孩子成绩不好,那就鼓励孩子动手,最后有的孩子毕业后走上了建筑设计岗位。


专利,科学发明,这一个个看起来高大上的词,也被乡村老师带回了乡村教育。做起来难吗?难!但他们所描绘的,都是可期可待的未来。遇到困难就解决,带着孩子们满心欢喜的去感受世界。什么是老师?亦师亦友,用最纯粹的心,做着最纯粹的事。教语文的老师,理论联系实际,带着孩子们去看去感受,再动笔。利用周边的环境,亲身体验感受。有些东西经历过,必定在意识里留下痕迹。


转录老师们音频文稿的那段时光,听着一个个陌生又熟悉的故事,被一点点触动。从他们的故事里,我听出的是欣慰,是快乐,是因为这份坚守值得的满足。希望红旗一直飘扬,是希望,亦是未来。


温暖

一年又一年,越来越多的朋友,从新友到馨友。收获的不仅仅是温暖,还是一份快乐。最干净的眸子会说话,最纯真的笑颜生花,种在心里的故事不知怎么一点一滴就发了芽。从2019到2021,每次的相逢,都是一次点亮自己心中那盏灯的机会。一次次的被触动,被温暖,从中汲取力量。我相信,只要经历过,都会对此怀有感激和期待。感谢桂馨,让我们无论来自哪里,目光都朝向了同一个方向——乡村教育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