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夏的热浪没有阻挡住桂馨科学夏令营走进什邡的脚步。在一场凉爽的雷雨之后,来自各方的志愿者会师于这个悠闲、质朴而热情的地方,这是若干年前就在我心中埋下了向往种子的地方。经过前期紧张的筹备工作之后,什邡北京小学的校园在8月11日的下午开始沸腾,因为夏令营的99个小营员的到来。
初到我们三分营的25个可爱小精灵四处打量着教室里的每个人和每个角落,显得特别的安静,也带着些许的不安和焦虑。在一些小游戏之后,孩子们开始变得热烈起来,孩子们清纯的嗓音中唱出了他们的向往,期待着桂馨科学夏令营是他们的开心之旅,快乐之园。25朵鲜花,25张笑脸,在桂馨科学夏令营中享受着成长的快乐,也留给我许多美好的记忆。
小小的个子,没有太多的语言,脸上挂着淡淡而坚定的微笑,长长的头发略显得有些凌乱,这是三年级的新月走进教室时在我心中留下的印象。在我们的夏令营中,新月显得不太突出,但在她小小身体里蕴含着巨大的力量,聪慧的她有着极强的动手能力。你看,在搭廊桥的比赛中,她不慌不忙,小小的竹筷在她的手下仿佛被施加了魔法,很快就被架成了一座漂亮而坚固的小桥。你瞧,从三楼丢下的自制鸡蛋保护器,稳稳地落在地上,没有复杂的结构,没有层层叠叠的包裹,她的鸡蛋保护器却将脆弱的鸡蛋牢牢地守护。如果不是亲眼所见,我很难相信这样仅仅两层薄薄的纸板的保护器竟然诞生于一个9岁小女孩之手。我很难忘记她的那份自信,“我的鸡蛋保护器从12楼落下都没有问题”。
佳豪初到夏令营的时候带着对夏令营的些许不满,在他的想象中夏令营不应该是被安排在校园中的活动。天真而直率的他在走进教室的那一刻都在发泄着自己的抵触情绪:在营员手册中给每一位辅导员都配上一个外号,故意将桌椅弄得嘎嘎作响,不参与集体的活动……。当我觉得哭笑不得的时候,王照西老师来到佳豪的身后,轻轻地拍了拍他的肩,温柔地说到“跟我聊聊好吗?”佳豪虽然不太情愿却还算配合地跟着西姐走出了教师。教室外,西姐的手搭在佳豪的肩上,一幅俨然朋友的模样,两人聊开了。当佳豪再次回到教室,态度已经有了好转,看他学唱营歌时挺得直直的腰板觉得甚是可爱。晚间离营时,问他是否喜欢我们的夏令营时,摇头让我的心有点凉凉的感觉。第二天,第三天,第四天,……在早晨入营时佳豪的鞠躬越来越真诚,在最后闭营仪式上,我看到佳豪眼角噙着的泪水,我知道,其实他舍不得我们的桂馨科学夏令营。
大大咧咧的是我们营的科技小明星——陈爽——一个胖乎乎的小伙子。所有的活动场地上他都是最活跃的人,嗓门大,反思快,爱挑战。他的廊桥是由30多根小竹筷组成,在桌子上立得高高,立得稳稳,简直就是一件工艺品。纸飞机项目中,他的手中抓了一大把作品,一个一个地亮给我看,“姜老师,你看这个机翼宽,这一个飞得久;这个机翼窄而且是流线型,可以飞得远;这个像个飞镖,可以投得准。敢不敢跟我比试比试?”纸飞机的赛场上,他奋力往前一推,放飞了纸飞机,放飞了梦想。“看看我们的‘黄帅号’水火箭!”他高高举起他的作品,箭头、箭身、箭尾漂亮至极,简直就是一个火箭的缩微版。通过打气筒向水火箭内部注入空气,伴随着“嘭”的一声,火箭脱离发射装置,直抵云霄。
咱们四小组的成员围坐在一起,吵吵闹闹的,乍一看以为是小孩子在闹脾气,我忍不住凑近他们去看个究竟,原来人瑜、钇霏、心叶、雨馨、胡博、云杰、俊成七位小朋友正在商讨小组的成果展板。在小组军师李绍贵老师的帮助下不一会儿就完成了各自的分工,大家就开始紧张而有序地完成自己的工作,有人画画,有人剪花,有人负责誊抄,有条不紊。他们展示出自己的作品,有这几天的科技思考,有生活点滴积累,还有各种制作的作品,我不得不从内心钦佩孩子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25个孩子在夏令营中还有很多的故事,他们的热情、爱心、努力、创新感动着我,却又让我难于言表。子桐高高举起的那副“我爱桂馨”的书法作品,表达的不仅是她个人的内心,也是大多数孩子的真心,还有我们志愿者对这次活动的感激。
相聚的时间总是流逝太快,在夏令营中和孩子们相处的一个星期怎么就这么快就成为珍藏的记忆?短短的几天中,孩子们在探索中学习,在协作中进步,而我也看到了孩子们在快乐中成长,在创新中发展。或许,有些孩子今后不会从事与科学相关的事业,但这样的一次夏令营活动让孩子收获科学的思维方法,严谨的科学态度, 动手动脑的能力,不管他们将来做什么工作,都是一辈子受用的宝贵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