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愿者

周苏平:有一种幸福,和桂馨人在一起
作者:浙江省玉环县楚门镇中心小学 周苏平 发布日期:2019-01-01

5、有一种幸福,和桂馨人在一起(周苏平)_副本.jpg

       走着走着就三年了,第三年来河南,近豫情满,迎面的亲切,一切都暖暖的:风起时哗啦啦作响的白杨树;纯朴的,眼睛亮亮的孩子们;热情、锐意进取的古城小学的老师们;朝气蓬勃的大学生志愿者;还有那个把桂馨的 “务实、专注、可持续发展”践行到底的小小的,瘦瘦的夏霜……


       一种幸福油然而生,真好,和谦虚低调务实的桂馨人在一起。


       桂馨以“改善乡村教育环境,促进教育公平和可持续发展”作为自己的使命。他们也为这个使命实干着。


       桂馨发起人康典先生说:“乡村孩子的未来取决于教育,乡村孩子的教育取决于老师,让热爱教育、有志于改善乡村教育的优秀老师得到保障、获得尊重和尊严,才能给贫困地区的孩子们带来希望。”


       “书屋不止为捐书,还要带动书屋的老师发展起来,为书屋的可持续发展作努力”,桂馨书屋项目部的负责人吴夏霜常这样说,也这样践行着。


       从去年暑假起,我和河南乡村老师有了更多的接触,深深被那里老师为上好阅读课,引导学生走向阅读所持有的热忱和努力所感动。和他们交谈知道,他们的课堂原来就是教教生字,读读书的贫瘠状态,进他们课堂,发现老师是课堂霸主,从头讲到尾;学生静得如一潭死水,静得心寒……他们也深深地担忧这种状态,却又不知道如何去改变。


       桂馨书屋项目负责人的她也发现这样的问题,也积极从各种途径去寻找解决策略。基金会努力从理论、实践上给乡村老师教学上的改进提供有力的支持。理论上,桂馨基金会隔三差五地派书屋的老师们去上海、杭州、南京等地学习新的阅读教学经验、观摩课,为乡村教师提供了理论的基础和实际范本;又为老师精挑细选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的书目;还制定了“暑期阅读大挑战”,让书促进教师专业的可持续发展;而每个周三晚上桂馨书屋QQ群里的读书分享也总是那样的贴心,实用……


       除了这些 “大餐”外,夏霜还想着让乡村教师接触一些可简单上手的,实用易操作的家常阅读课。去年,在高温下,她组织了田湖镇的老师观摩我的家常阅读课,为他们提供可行的范本。今年,她联系我说:“周老师,今年有两项任务,其一您再准备几节科普阅读的观磨课给他们示范;其二,劳您给那边的老师磨课,他们上,您听,给出建议,他们再上。只有亲身实践了才是更好的进步,书屋的可持续发展更多的是靠他们……”


       桂馨除了关心乡村教师的可持续发展外,同样也注重志愿者的可持续发展。去年12月,南京“阅读点灯人大学”开设首届测评班,他们就把这个好消息告诉我,并且推荐支持我去培训,培训后,让我结合实际再和河南老师交流,为书屋的持续发展储备能量;当有好书时,他们总是第一时间给我们寄,让我们保持着学习的状态。


       桂馨的另一个项目是科学课。他们除了吸收优秀的科学老师培训中西部地区的科学老师外,同时也关注、支持着优秀科学老师的再成长。由章鼎儿老师担任导师的“馨教师计划”就是支持优秀科学老师的成长方式之一。他们进行庖丁解牛封闭式的培训,目标是让课堂真正属于学生,让教师真正走上为学生的科学素养发展的道路。


       刚好今年,他们第一小组的庖丁解牛式磨课在河南,我正好在古城小学为那里的阅读老师磨课。夏霜说:“周老师,7个老师的磨课,加上您的两节课,本来要4-5天,现在章老师那也在磨课,我蹭听了一下,对我们的科普课发展很有借鉴作用。我觉得您不应该错过这个机会,我们把这里的时间压缩成三天,一天听6节课,每个半天课后,抽中午和晚上的时间点评,磨课。这样您还可以有时间去参加他们的磨课活动。就是这个强度您比较辛苦,您看怎么样?”


       桂馨人就是这样实干,为受助者,为志愿者。如康典先生所说的:在全国五千家基金会中,桂馨的突出之处是什么?不是财大气粗,不是星光夺目,不是纸上的壮举,不是口中的煽情,而是手到手的温暖,心到心的贴切,是不拒细流的善意,是不弃跬步的纯粹。桂馨愿意以一己之力,倡导一种路径、引领一种理念:把公益做得更实、更真。


       春风十里,不如和桂馨人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