泸沽湖达祖小学的蜕变
作者:曹婧淳 发布日期:2018-02-01

本文首发于2018年2月1日《南方周末》特约撰稿 曹婧淳


1559449297746635.jpg

达祖小学的孩子站在教室门前。门牌上写着东巴文“十一岁的群体”,用作“五年级”之意。(游静芬供图/图)


“教育是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


“他们不一定要走出大山。也许他们留在家乡,使自己的家变得丰富美好;也许他们会去到都市,而在心里总有个温暖的地方,记得有人曾经帮过自己。当自己有能力时,也会对需要帮助的人伸出援手。”


黑板上的东巴文字像画一样:一个人挥着鞭子,追赶着卷成团状的白云,往一个“井”字(意为粮仓,引申为家庭)方向跑去。“一个再厉害的人也不能把白云赶到自己家里,白云只会飘到空中。”达祖小学的东巴文老师杨鲁佐敲着黑板说,“这句话的意思是,做人要勤恳踏实,不能好高骛远。”


达祖小学的课堂里,同学们在上东巴文课,窗外是美丽的泸沽湖与格姆女神山。


2018年1月6日,它以崭新的面貌出现在第五届全国教育公益组织双年会的舞台上。一群来自各地的爱心人士将这里打造成了小而美、小而优的农村公益教育典型。可曾想过,这所如同“世外桃源”的小学在十多年前,面临撤校的窘况。


缺钱、缺老师“学校差点办不下去了”


2017年3月25日,这是达祖小学重建后的第十三个春天,也是达祖小学创办人李南阳老师的祭日。孩子们排着队,将一束香插在李老师的坟前。


达祖小学位于四川省凉山州盐源县泸沽湖镇木垮村达祖社,十七年前因资金紧缺等原因撤校,孩子们只能步行穿过遥远的山路到别处念书,或辍学务农。


2004年,来自台湾的李南阳与游静芬到泸沽湖旅游,听闻此事,决定帮助村民复建达祖小学。他们召集爱心人士筹集资金,动员全体村民出工出力重建校舍。新校舍于2005年拔地而起,李南阳担任第一任校长。


那时的达祖小学只有两间教室,设有学前班和一年级。晚上有成年人扫盲班,周末有技能教育班,教授生态农业技能。李南阳曾在台湾花莲运营生态农场,有丰富的社区营造经验,他希望把这一理念用到达祖村。


但是,李南阳“乌托邦”式的理念在当时的达祖村显得格格不入。


支教老师张媛向南方周末回忆,当时达祖村很多成年人都不识字,连男女厕所都分不清。李老师想利用扫盲班教他们识字,但村民学得很慢,没信心,反对扫盲班。性格强势的李老师决定,大人不上课,小孩也停课,于是学校真的停了一天课。激将法奏效了,村民又回来上扫盲班了。


张媛于2006年从上海来到泸沽湖畔。她还记得,当时身患肺病的李老师已经很虚弱了。他一边躺在病床上吸氧,一边向老师们描绘着达祖小学的六个“梦”,也就是希望将达祖小学运作成一个多功能的公益平台,即达祖公益,实现基础教育、扶贫助学、医疗救助、环境保护、文化保护、生态旅游。张媛很受触动,她决定留下来为达祖小学做点什么。


2007年,格桑花开得那样短暂。李南阳老师因病去世。


李老师去世后,达祖小学经历了一段风雨飘摇的日子。当地老师的信心严重受挫,外地老师的支教期限也即将到来。部分组织和企业停止了对达祖小学的捐助,资金筹集成为一大困难。“当时只剩下四个老师,学校差点办不下去了。”张媛说。


在那之后,游静芬接任达祖公益理事长一职,张媛暂任校长。达祖小学取消了生态农业、生态旅游几个项目,仅保存学校本部、医疗站和部分孩子的扶贫助学。支教老师主动放弃每月600元的补贴,为当地老师加工资。


在游静芬的努力下,达祖公益争取到了1881TPWS台湾职业女性联谊会的资助,学校得到了持续的支持。学校于2008年在泸沽湖景区管理局的帮助下取得了官方认可的民办小学办学资质。此年2月16日,该小学向当地民政主管部门申请注册成了民办非企业单位。2017年,法定代表人变更为从建校之初就在学校工作的纳西族汉子王木良。


2011年,王木良担任校长,达祖小学的管理重任交回到当地人手中,志愿者和村民一起践行着李老师提出的校训:行胜于言。


在公益项目方面,达祖公益采用一家一户走访的方式了解村民实际情况,确保善款落到实处。曾参与走访的支教老师赵丹告诉南方周末,“每个老师节假日都有走访任务,但我们没有加班的概念。没有人去想这是不是我分内的事,因为这是达祖小学的事。”


每学期期末,周边学校会把困难学生的名单交给达祖小学,借助达祖公益帮助更多的孩子。十多年来,扶贫助学辐射到整个凉山州,甚至跨越川滇两省。2017年,达祖公益与泸沽湖小学、宁蒗一中等68所中小学牵手,帮助920名学生找到资助人。全年医疗救助项目支出七万五千余元,结对助学项目支出约一百万元。


做不好基础教育何谈文化保护?


“以前当地人知道有这个文化,但搞不懂这个多有价值。”


达祖村是泸沽湖畔唯一的纳西村,东巴文化是纳西民族文化的重要内容,李南阳老师早早就把文化保护列为六个“梦”之一。但在十多年前基础教育严重缺失的现实下,当地人要认清文化价值,做到文化保护,也许真的还是一个美丽的梦。


“二十多岁人还不识字,这很出乎我的意料。”2009年赴达祖支教的赵丹回忆起初次到访达祖村的情景。那时达祖村的文盲率达90%,当地人的文化水平没办法支撑学校的教学任务,很大程度依赖支教老师。这让达祖小学意识到,解决师资问题需要鼓励当地人接受教育,再反哺学校。“专业性可能无法和大城市的学校相比,但重在用心,很多当地老师成长得非常快。”在达祖小学支教三年的张媛感叹。


经过十三年的发展,目前达祖小学有十位本地老师已经稳定下来,加上每年招募的三到四名支教老师,师资基本不成问题。校长王木良说,现在达祖小学设有学前班以及一到六年级,全校共76名学生。平时这十三名老师除了负责语数英和体美课程以外,还需要负责东巴文课、阅读课、书法课等特色课程。“每年泸沽湖四川片区统考,平行班级之间进行的评比中,达祖小学85%都能拿到第一名。”王木良自豪地说。


1559449346592406.jpg

达祖小学教师整理东巴文教材(桂馨素材图片)


开展东巴文教育并非易事,师资和教材的空白都需填补。2010年,学校找到村里的一位老东巴(纳西族祭司),由他先教本地老师写东巴文字。东巴文字被称为世界上唯一“活着的象形文字”,兼备表音和表意成分,本地老师会说纳西话,学起东巴文字来相对容易。自2013年秋季,二到六年级同学每天增加一堂东巴文课。一时间,学习东巴文成为当地的“潮流”,志愿者也纷纷找老师学用东巴文写自己的名字。经过一个学期,同学们已经学会约三百个的东巴文字。此外,村里的东巴还和老师共同制作东巴文标语装饰校园。王木良在2016年初申请了“桂馨·南怀瑾乡村教师奖”公益种子计划,于秋季学期着手编写东巴文教材,现已完成大纲编写。


王木良始终相信,没有文化作为载体,达祖的旅游业难以长久发展。赵丹也有同样的想法,“想让达祖村发展起来,东巴文化是很好的起点。”随着东巴文教育的顺利开展,老师们有了建设东巴文化图书馆的想法。


2016年春,学校成立了纳西东巴文化图书馆筹备处(以下简称“筹备处”)。“目前只是一个小小的办公室,因为这(建成图书馆)不是一年两年可以做成的事情。”王木良介绍。


筹备图书馆,首先要用音频视频的方式收录老东巴的口传历史、口诵经文、传统仪式,下一步再衍生到古籍保存、抄写和翻译。建设图书馆,一来可以对东巴文化做更系统的整理和保存,为纳西文化研究留下文献资料;二来可以成为达祖村特色文化旅游的一部分。学校争取在2020年前启动纳西东巴文化图书馆,助力纳西文化传承延续。


2017年正月初五,在筹备处的组织下,达祖村恢复了中断六十年的纳西族祭天仪式。王木良告诉南方周末,祭天仪式是纳西族很有代表性的仪式,代表了人与自然间的和谐与团结。赵丹也曾亲眼见证这一盛事。她认为,经历六十年风雨,石头垒成的老祭天台还在,说明祭天的传统一直存留在当地人的骨髓里。达祖小学能担起传承的责任,十分难得。


“他们不一定要走出大山”


赵丹在支教走访期间遇到的这件事,让她深切感受到,越不接受教育,越不知道教育的重要性。


2009年,达祖小学志愿者团队驱车一小时前往凉山州尔普村进行实地走访。途中,团队遇到了参与结对助学的两个孩子。赵丹高兴地告诉他们:“已经帮你们找到资助人,可以继续念书了!”但当志愿者将好消息带给家长时,家长回应,两个孩子刚刚下山准备进城打工了。


对于这种情况的多次出现,赵丹感到十分无力。“揣着一张小学毕业证,出去能干吗呢?”


十余年间,泸沽湖旅游业旺盛起来。“连签一份合同都看不懂,会被人欺负。”村民逐渐意识到教育的作用,有条件了就要让下一代好好读书。游静芬认为,教育就像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达祖小学“小手牵大手”,通过用心帮助孩子,慢慢就能收获家长的认同,教育观念也在潜移默化中树立起来了。


1559449385511188.jpg

桂馨秘书长樊英女士回访达祖小学(桂馨素材图片)


“他们不一定要走出大山。也许他们留在家乡,使自己的家变得丰富美好;也许他们会去到都市,而在心里总有个温暖的地方,记得有人曾经帮过自己。当自己有能力时,也会对需要帮助的人伸出援手。”


游静芬在达祖小学公众号上深情地写下这段话。她告诉南方周末,希望达祖的孩子除了学习成绩好,还能尊重他人,敬畏自然,以此作为一辈子的基础。


与其他小学不同,达祖小学内绿化率很高。老师们会定期带着孩子到学校的农场进行户外活动,活动结束后组织孩子拾枯叶交给老师制作堆肥。“走出大山”并不是达祖小学想传递给孩子的唯一信念,他们期望带给孩子更多选择的机会,让孩子爱上自己成长的地方。


观念的转变也渗透到了当地村民和志愿者的脑海里。据游静芬介绍,返乡任教的老师月薪1320元,绩效奖金500元。当地人在接受高等教育后,本可以到城里找到报酬更好的工作,但他们依然愿意回到家乡反哺学校。2010年,在景区管理局的支持下,以委培生身份到西昌市接受师范专业教育的毛八斤老师回乡成为达祖小学的一名教师,任教至今。


现于上海一家NGO工作的张媛在支教前曾是一名记者。她深深感受到,不仅志愿者改变了达祖小学,达祖小学也影响着志愿者。和张媛同批进驻达祖小学的六名志愿者,有三名在支教结束后都改了行,全职从事公益事业。


自我造血的尝试


“营养午餐,书本,该有的都会有,山区公用经费可以到中心小学报账。”王木良介绍。据了解,2015到2016年间,泸沽湖镇政府与盐源县教育局联手帮助达祖小学进行道路硬化,电路改造,建设食堂。张媛也告诉南方周末,政府还帮助达祖小学拉了网线,在当时值十多万元。泸沽湖镇政府一位主管文教的工作人员表示,达祖小学做出了对全村人的承诺,政府会持续关注小学的发展,能帮的都会帮。


尽管收获了社会各界的爱心,但老师的工资以及学校的行政费用仍需达祖小学自行解决。游静芬坦言,筹款压力一直存在。经历风雨的达祖小学意识到,依赖外界帮助的办学始终不是长久之计。达祖小学一直在努力寻找让学校、让村子自我造血的方法。


2012年,达祖小学志愿者团队获得央视“最美乡村教师”称号,决定用所获的20万元奖金承包农场,挣钱补贴学校。王木良带着老师们管理农场,除饲养家畜、种植特色农产品外,还帮助周边村民将高原农产品加以包装,通过网店售卖。后来,农场增设多种娱乐项目,如射箭、骑马、露营等,承担起生态旅游的功能。2017年,达祖农场项目全年收入十八万元。


在游静芬眼里,王木良踏实勤奋,有不畏辛苦的实干精神。支教老师不会说纳西话,许多担子就落在了王木良身上。这位80后纳西汉子经过十三年的磨炼,从一位普通村民成长为全能型选手。2017年7月,王木良入选“马云乡村校长计划”,并于同年10月份前往美国学习先进的教育管理经验。回国后,王木良在学校的微信公众号上感叹:我怎样从达祖来到了纽约!


达祖小学是幸运的,但还有更多的人在资源匮乏的大山深处。


1559449418757836.jpg

和孩子们一起上课的王木良校长(桂馨素材图片)


王木良认为,达祖小学不仅是一座学校,它村校合一,更像是连接村庄的社区服务点,将汇聚的爱心发散到更需要的地方。2017年11月23日,《让世界听见》节目组的冠名商给达祖小学捐赠了一批爱心物资,达祖公益决定将这批物资转赠到位于大山更深处的盐源县泸沽湖镇山南小学和盐源县前所乡中心小学。


2018年1月6日,由浙江致朴公益基金会等五家机构联合举办的第五届全国教育公益组织双年会上,21世纪教育研究院院长杨东平说,达祖小学与社区密切合作,传承东巴文化,已经成为典型的小而美、小而优的农村小规模学校。


而今,达祖村里渐渐来了大学生,达祖小学的农场也开始有了起色,达祖公益团队感到很欣慰。“这是我们最初的理念,让他们可以自我造血,慢慢发展。”志愿者们希望有朝一日,达祖本地人能完全承担起学校的教学管理工作,农场能够自负盈亏,贴补学校。


编后:王木良校长曾于2015年9月获选第二届“南师项目”(原南师奖),之后又通过申请“南师项目”公益种子计划资金带领学校老师编写纳西文化教材,传承东巴文化。在其获选“南师项目”时,评委会给他的颁奖词是这样写的:作为农村为数不多的民办学校的负责人,王木良和他的同事不拘泥于规定课程的约束,在实践教育的真正价值——为当地文化与社区的发展、为学生的生命成长与生活所需方面做了积极而有价值的探索。在凉山州,在泸沽湖镇,在达祖小学的坚守,蕴育了希望和未来!


未来,桂馨基金会将持续关注王木良校长和他所在的达祖小学师生,为学校实践活动提供更多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