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中心

News
陈奕腾:我与桂馨的缘分 | 月捐人故事
作者:陈奕腾 发布日期:2024-01-30

导语:今天推出第二篇桂馨月捐人故事,来自纪录片导演陈奕腾先生的分享。我们习惯称呼他为陈导。自2016年与桂馨结识以来,他每年均参与一些桂馨项目、活动的执行,并在其中发挥专长,为桂馨项目、活动留下影像记录。从《漠土园丁》到《村校的远见》,从《跋涉》到《桂缘访谈录》,等等。这些为广大馨友及公众所熟悉的视频均出自于陈导之手。他用独特的视角、细腻的笔触诠释着对教育公益的理解,大众也藉此看到了公益项目中一个个鲜活个体的生命力。

 

1706686861742444.jpeg

湖南保靖野竹坪小学刚借到一册绘本图书的小女孩

 

专业服务之外,他也是一位桂馨月捐人、志愿者,自2020年4月23日加入桂馨月捐计划以来,他已连续46个月参与支持,而在以月捐人身份参与项目走访和月捐项目执行的过程中,他对阅读与乡村师生的链接也有了更深的理解。

在2023年桂馨15周年年会上,他说,现场几乎每遇到5个人,其中至少有一位是自己认识的,或是来自五湖四海的乡村老师或教育工作者,或是其他合作伙伴,又或是捐赠人。那一刻的感觉特别奇妙,或许可以理解为,一种特别的团体归属感。

 

1706686879448231.jpeg

青年导演陈奕腾先生在桂馨年会上做主题分享

 

正文:


回想过去,我也与桂馨结缘8年,时间过得好快,不知不觉间,在这段缘分里,我迈过而立之年,为自己的人生留下一些珍贵的痕迹。

2023年有幸和桂馨合作,做了一个《桂·缘访谈录》的访谈节目,在此我试着用自问自答的形式,来整理自己在这段缘分中的点滴感受。

 

您什么时候认识桂馨?当时接触桂馨是一个怎样的机缘?

我是2016年春天第一次到访桂馨的办公室,当时是原工作单位和桂馨有业务上的合作,彼此洽谈想拍一个关于乡村教师处境的公益宣传片。

随后5-7月份的时间,我和同事在湖南湘西州、河南嵩县以及四川泸沽湖达祖村陆续拜访了4所村小,也正是这段旅程开启了我和桂馨过去8年来的一路合作。

 

当时是第一次接触乡村学校和师生吗?对乡村教育的第一印象是怎样的呢?

当时不是第一次接触乡村教育。我第一次到乡村学校要追溯到2009年了,那是大学暑期跟随一个纪录片剧组到贵州毕节拍摄支教纪录片。

对乡村教育的第一印象就非常深刻了,我们当时从广东坐绿皮火车的硬座,29小时一路颠簸到毕节,然后还要走一条大概时速10公里,被当地人称为“天龙高速”的泥路进村。然后到了学校,两栋简陋的平房,教室也如很多人在电视节目中所见的样子,破窗户、旧木桌椅、两三个昏暗的灯泡。

身临其境的那一刻,对于一直在城市长大的我来说,真的非常的震撼。当时我也忍不住去联想,原来还有非常多的孩子的小学阶段,还是在这种窘迫的条件下过来的。走一两小时的泥路,每天主食只有家里挖的土豆没有肉菜,暑假还要背着和自己差不多高的大竹篓帮家里务农,这些情景都构成了我对乡村小学生的第一印象。

当然,随着社会发展,全国各地不仅修好了国道还通了高速,不少省份地区也有了高铁网,我自己在过去几年也几乎没再见过第一回到乡村,那样落后破败的环境了。大部分的村校都已经配上完好的教学楼和齐全的教学设备了。

 

您参与过桂馨哪些项目或者活动呢?

我参加桂馨的活动还真的挺多的,因为我主要的工作就是帮桂馨各种活动做记录拍摄。在这个工作性质下,我自己感觉收获最大、感受最深的还是跟桂馨的伙伴们一同走访乡村教师。这部分的工作,也重塑了我对乡村教师原有的认知。

跟桂馨的第一回深度合作,我很荣幸做了一个25分钟的纪录片,当时取了一个名字叫《漠土园丁》。现在想来“漠土”这词我觉得用得太强势,随着走过越来越多的地方,见过不同地区不同类型的教师,惊喜于他们在教育工作上非常多别出心裁的巧思和创意,佩服他们对于“教书育人”这个使命的践行。后来我又和桂馨提案,说能否做一个以村校为主体的系列纪录片,每集给大家展示一所村校的故事,这个项目变成了8集纪录片《村校的远见》。我也在这个项目中,对整个乡村小学教育的生态有了一个入门的认知,清楚了在城市教育之外,乡村原来还可以有那么多可行的路径可以试着发展。阅读、科学、农耕、劳作、历史民俗、地方文化艺术等等的方向,当下的乡村的小学生,在应试教育以外,还有人在努力为他们保留一种更贴近乡土的,能从本土文化风物中汲取养分的童年。

每次和桂馨伙伴一起走访乡村教师,这些在地的教育工作者都会给我一些正面反馈的精神滋养,这并不是一种他们“身处困境心向光明”的励志感受,而是我被鼓舞着,明白了原来人只要愿意,在何种环境下,都能努力舒展出自我,给世界展示自己的生命的充实和灿烂。

 

桂馨让你最欣赏的特点有哪些?

桂馨最让我欣赏的是它的朴实和耐心。我在和许多桂馨有关联的志愿者或合作伙伴们的交谈中,他们都不约而同地提到,桂馨所做的许多项目并不会产生立竿见影的效果,像阅读推广,像科学课,这些对于一所学校一个县域的教育平均分的提升不会产生直接的作用。但桂馨就是耐心地做了十几年,没有高调宣传和鼓吹,也没有对这条道路有过迟疑。我想起一个成语:“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桂馨默默地做着自己的事情做了十几年,同道者一直增加,所有合作的机构和人,也因为积极的变化而尊敬和支持它。

因为桂馨,我总能相信,坚持做对的事情,耐心地走认定的道路,本身就是一种成功。

 

在参与桂馨的活动过程中,您有哪些收获?

主要有两个最重要的收获。一是与真实社会连接。在跟随基金会的旅途中,我对祖国的不同县域不同地区有了身临其境的认识,不同省份不同地域的学校和同胞,他们的生活有着千万种意趣。当然我所见的人,他们有贫富差距,也有处境之别,但每一个人都是鲜活的,而并非媒体上面的单一的刻板的符号。与这些真实的人与事连接,让我对整个社会有更具体的感知。

二是自我价值的确认。曾有一段时间,我在频繁接触乡村教师后对自己产生迟疑,相比于他们教书育人,把一代又一代的孩子托举成健全的人,我所做的工作价值似乎不值一提。但当我所认识的这些教育工作者,他们的处境,他们的工作价值被外界所看见所认可,甚至遇见同道,得到善心的滋养。这个变化让我也确信,自己的工作的努力和价值,原来也有重要的意义。这一点自我价值的确认,反过来又让我的内心增加了很多力量。这是和桂馨结伴同行的过程中,我得到的非常宝贵的收获。

 

桂馨已经走过十五年,在未来的日子,您对桂馨有什么样的期待?

我期待有更多人能加入到桂馨事业中去,特别是有志为社会做贡献的年轻人,都可以尝试一下在这个行业中发挥自己的才干和能量。

 

在未来,您可以与桂馨再做一个怎样的约定?

我期待还能和桂馨一起记录更多的中国乡村教育故事,一同见证中国的教育未来的发展。

 

扫码加入桂馨月捐计划助力乡村教育美好发生

1706686835298210.jpe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