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中心

News
第二届科学教育支持计划终审入围结果公示
作者:桂馨基金会 发布日期:2025-02-17

1739761734943319.jpg

Deepseek在春节期间“火爆”全网,一时间“神秘的东方力量”将科技话题再次带入大众视野。AI在传统提取信息能力上持续迭代,在推理、创作等方面表现不俗。“AI将取代现有很多职业”、“AI将颠覆众多我们传统工作和生活的方式”等话题接踵而至。在日益变化的信息时代,我们的师生是否准备好了从“题海战术”中跳脱出来真正走向面向未来的探究式教育。

 

1739761759451934.jpg

20247月,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教育、科技、人才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必须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统筹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改革。”20251月,教育部办公厅印发《中小学科学教育工作指南》,对“提升中小学生科学素养,培育学生批判思维和创新能力,统筹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改革“等提出了具体规划。

 

“科学教育支持计划”(下称本计划)是由爱心人士孙含晖提议并发起捐赠,中国教育学会科学教育分会和北京桂馨慈善基金会共同组织实施的教育公益项目。本计划积极响应了国家“在教育‘双减’中做好科学教育加法”的相关政策,致力于引发社会各界对小学生科学素养培养、小学科学教育教学改革研究成果的重视、关注和支持。

 

图片

20241月,第二届科学教育支持计划面向全国小学科学教师及社会各界发布申请公告,鼓励大家积极申报,将“以小学生科学素养目标培养为导向,具有改革、研究和创新价值”的小学科学教育教学成果案例分享出来,为全国更多小学科学教师及科学教育工作者丰富教育教学内容提供灵感。截至20246月,主办方累计收到来自全国30个省(区、市)的346份申报成果。此后,主办方先后在全国范围内招募52名小学科学教育领域专家名师对这些申报成果进行了初筛、初审和复审。经过半年多时间,现正式公布入围终审的11份成果名单。


1739761694301101.jpg

 

入围成果介绍

 

1.《蜂巢的秘密》数科融合共生创新课例

申报方:福建省厦门市演武小学数科融合共生团队

项目简介:项目以自然界中的六边形蜂巢特殊结构为跨学科主题学习的纽带,借助数维检验与科学求证两大学科视角,让学生对身边的蜂巢结构模型进行了观察、分析、探究。从而认识了蜂巢六边形结构的成因与优势,给予了学生置身于现实生活中解决问题的跨学科学习情境。

 

2.《基于思维型探究提出可探究的科学问题:水的蒸发与凝结》

申报方: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实验小学 刘格

项目简介:科学问题是科学研究的基础和起点,而如何引导学生提出一个可探究的科学问题是当下科学教学实际中所欠缺的。项目聚焦这一难点,引导学生从多个视角提出问题,并通过比较和区分确定可探究的科学问题,提升了学生的问题意识和探究能力。

 

3.《紧密联系的工具和技术》

申报方:浙江省德清县逸夫小学 姚萍

项目简介:项目以学生活动为中心,在对现有教材内容改革的基础上,以”给皮革打孔”为特定任务,让学生在课堂上充分体验从使用最原始的工具,如石头到铁钉、螺丝钉、美工刀等,再到激光打孔。学生在过程中认识了不同工具的特点,了解了工具和技术的关系,感受到了工具和技术发展对生产和生活的影响。

 

4.《年轮》

申报方:浙江省嘉兴市省身教育集团 钱嘉彧

项目简介:项目基于学生视角设计了一个具有较大活动空间的探究活动。教师将整棵树木的标本带进课堂,让学生自主选择研究内容及材料,通过引导学生观察不同部位的年轮标本,鼓励他们自主提出问题、做出假设、设计实验、收集证据并得出结论。学生体验了科学研究的完整过程,培养了科学观察和探究能力。

 

5.《认识其他动物的卵》

申报方:北京市丰台区草桥小学 石媛媛

项目简介:项目以学生为主体,从研究鸡卵内部结构,到思考能否据此推断蚕卵结构,再到寻找更多动物卵进行对比研究。教学中学生始终积极参与讨论、主动寻找解决方案,不仅掌握了知识,更重要的是了解了科学研究的类比方法,问题解决能力得到有效锻炼。

 

6.《春燕调查,农村中小学科学实践活动初探》

申报方:湖北省京山市春燕调查项目组

项目简介:项目由地方教育主管部门发起并组织实施,调查活动持续时间达4年之久,全县58 所中小学师生直接参与,影响范围较广。项目组建了有执行力的实施团队、遴选了典型的地理位置和环境、制订了详细的师生活动手册,并组织开展了系列教师培训等,过程完整且可操作性较强。

 

7.《“遗中的科学”实践活动》

申报方:福建省福州市仓山区小学科学教师团队

项目简介:项目深入挖掘福州非遗文化,让学生参与“赏花研茶——福州茉莉花”、“解石观艺——福州寿山石”、“探伞寻韵——福州油纸伞”三个系列实践活动,让学生通过观察茉莉花、寿山石、油纸伞等,了解身边植物、矿石等的结构和特征。同时,也让他们走出校园,亲身体验制茶、石刻和造伞的传统工艺,突出了地域特色,强调人文和科学相结合。

 

8.《做一把蚕丝扇:探秘缫丝技艺,品味丝绸文化》

申报方:重庆市大足区小学科学赵祖莉名师工作室

项目简介:项目是在原有教材“养蚕”内容的基础上所延伸的一个学习实践活动。以“怎样做一把既美观又有创意的蚕丝扇”这一驱动问题贯穿,学生在亲历了养蚕、缫丝、制扇后,不仅了解了不同历史时期缫丝工艺的改进,还在制作和装饰蚕丝扇中提高了艺术审美。

 

9.《萌芽实验室之路》

申报方:山东省淄博市张店区凯瑞小学 张建晓

项目简介:项目是由一线老师结合自身在小学科学教学中所遇到的真实问题,在积极想办法解决这些问题时,逐步形成了一部近百篇的教学反思集。文本内容以真实、随性、活泼的语言对自己的小学科学教学工作进行了教学叙事,体现了对于一线教学工作的认真和务实。

 

10.《实践智评:提升小学生科学素养的区域十三年实践研究》

申报方:浙江省杭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滨江)教育研究院 姜向阳

项目简介:评价是“指挥棒”,科学教育从“知识导向”走向“素养导向”评价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项目用十三年时间,探索了一条以评价促进学生科学素养提升,教师教学方式变革,区域科学教育发展的道路。同时,项目依托智能化平台,数字化手段简化了区域评价的操作流程,提高了效率。

 

11.《小学科学学习心理学》

申报方:首都师范大学 叶宝生

项目简介:项目是高校学者将小学科学学科特点与儿童发展心理学相结合的一部专门研究小学生科学学习心理学的著作。书籍内容为一线教师认识和研究小学生科学学习特点提供了理论支撑,为一线教师教育教学提供了参考价值。

 

感谢社会各界同仁共同参与支持。如您有任何问题、意见或建议,请在228日之前与“科学教育支持计划”项目组联系。

 

电话:010-6955 8983(工作日9:30-17:30

电邮:guixin@greenandshine.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