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10月24日-25日,“济公·桂馨戏剧课堂”之教师培训走进青海湟中,湟中区教育局组织区域内部分语文老师参加培训。两天时间里,在“戏剧+”活动中,老师们像搭上一趟列车,经过一站又一站的戏剧探索旅途,内心逐渐有了被触动的智慧回响。也愿老师们回到学校后,带着孩子们一起实践戏剧教育的美好。
两年来,我跟着游思涵老师去到很多地方做戏剧教育,这是我们第一次来到青海。飞机降落时,我被层峦叠嶂的山所震撼,随之而来的是隐隐的担忧——从没有来过高原地区,不会有严重的高原反应吧?
就这样,我心惊胆战地下了飞机,脚踏上这片西部高原土地。这里晴朗、宽广,缺少的那点氧气似乎是一种别样的“兴奋剂”,让我更有了与老师孩子们见面的热情。
第一次来高原的我没有什么异常,然而晚饭时,游老师和杨珺老师的情况把我吓了一跳——去过拉萨、转过冈仁波齐,在4000米海拔上转过的两位老师,竟然在海拔2200米的西宁“翻了车”!头疼、头晕、恶心、呕吐,连饭也吃不进去,吃了还会吐......当地老师买来了红景天和小氧气瓶,告诉我们一定坚持吸氧半小时以上。在那时我心里产生了一点恐慌,一是我觉得自己不会照顾人,怕照顾不好两位老师;二是我怕老师们第二天好不了。要知道,这一次教师培训我们一共只来了这3个人!
游老师主讲戏剧教育七步法,但到了晚上十点多,她的身体情况依然没有起色。我在屋子里来来回回地走,突然一屁股坐回椅子上,打开了之前记录的七步法文字稿教案。万一第二天游老师身体仍然不适,我就去顶上。不管怎么样,课还是要讲!
万幸的是,第二天游老师一觉醒来,所有不适都消失了,我大大地松了口气。而可怜的杨老师到了晚上才有所好转,下午还到医院吸了氧。
游老师说,“我想着要是还不行,就让你去讲。”我说,我昨晚还真的复习了七步法教案。这也许是师生的一种默契吧!每次活动虽然只有几天,但准备得非常不易,教育局审批、学校腾出场地、近20所学校的教师前来参加,总不能让老师们就这样打道回府呀!
接下来两天的培训非常顺利,虽然老师们开始时显得拘谨和紧绷,可一表演起来却如“基因觉醒”了,个个声音洪亮,好多老师能歌善舞,充满了创造力与想象力。
我每天剪辑一个视频,记录了老师们体验七步法、逐步打开自己的过程。
进行第一步当众孤独时,老师们还没有放开,这时湟中区教育局教研室安旭明主任主动上台,想给老师们带个头。他仔细地看过台下老师们的眼睛,然后说,“虽然平时总见面,我没有真的看过你们的眼睛,才发现原来平时大家是(相互)忽略的。”这正是当众孤独很重要的一个意义,让每一个人真正地被看见。
进行第二步木头人和第三步变变变时,老师们明显活跃了许多,在舞台上相互配合,摆出各式各样的姿势。“感觉好像回到了童年玩耍的时候。”老师们说。没错!游戏正是戏剧的前身,谁小时候没有玩过过家家呢?游本昌老师也曾经说过,孩子们的戏剧就从游戏开始。
进行到第四步时,我发现了一个很神奇的情况:上过台体验的老师,表情明显放松、喜悦了起来;而还没有上台的老师们,几乎可以用“面色铁青”来形容。
戏剧活动在不知不觉间让人的身心打开,尽管有时自己意识不到。在成语故事和词语故事的编创中,老师们更是各显其能。有用扫帚当武器的,有把窗帘卸下来造船过海的,还有原创出青藏铁路艰难建成和警察卧底犯罪团伙收网成功的……有位老师在小组表演后说出了让人非常感动的话,“我觉得我的组员们都很棒,好像每个人天生都是艺术家,都能表演。”是的,每个人都能表演,戏剧教育唤醒人最原始的潜能,而不是为了培养演员。
我们深深地相信孩子们可以表演、老师们可以表演,而且相信乡村老师们可以带着学生排出戏剧。正是这种相信,让我们坚持给乡村教师赋能。只有在一线教学的他们,才能让美育真正走进孩子们的生活。
七步法讲解结束后,我讲解了戏剧课教案的设计,并让老师们以绘本《小种子》为例,现场分组做教案。5组老师做的教案都相当精彩,还有自己的小巧思,比如去找相应的歌谣、手势操等等。在老师们分享时,我能感觉到他们的创作热情,还有想把绘本带给孩子的心情。要知道,一节课的时间很短,老师们的教案可能要上好多节课。也就是说,无形中老师们做了一套课的教案出来。相信有了第一次教案的共创,老师们不会再觉得上戏剧课很难、没有抓手,他们将来能够更勇敢地去尝试。
最后是剧目指导。这所小学排了一个课本剧《屈原》,孩子们现场表演,游老师来指导,作为指导排戏的一个案例。“多给孩子们空间,让他们思考,老师就省劲。”游老师这样说到。她并没有把台词喂给学生,而是引导他们思考:这个地方你发生了什么?你有什么感受?你是怎么想的?你打算对他说点什么?
也许有人会怀疑,孩子能说出来吗?真实的情况是,孩子们远比我们想象的更聪明。他们对人物和事件有自己的理解,能说出带有自己性格和特点的台词,而老师负责引导和记录。这种创排方式最大地发挥了孩子的潜能。
培训到这里就结束了,有老师说想要建立戏剧社团,让孩子们每学期展演2-3个剧目。我们很开心看到有老师想要尝试,戏剧的种子有望播撒到孩子们中间。希望明年青海的孩子们能够走上舞台,走出家乡,来到更大的世界看一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