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孩子也能光芒四射 | 2023桂馨乡村儿童戏剧展演活动成功举办
作者:桂馨基金会 发布日期:2023-06-04

1744612941641265.png

      6月1日上午,2023桂馨乡村儿童戏剧展演活动在河南省汝阳县外国语小学成功举办,汝阳县6所学校的80多位学生参与表演,现场近200人观看,线上直播超过2200人参与。本次活动由桂馨基金会联合汝阳县教体局、济公公益基金会主办,北京中山伟业投资有限公司、济公公益基金会捐赠支持,汝阳县外国语小学承办。


      参与表演的孩子们经过指导老师近一个月的线上指导和4天的线下排练,呈现了一场精彩的戏剧演出活动,在舞台上呈现出他们最美的姿态。参加这次戏剧排练和展演,对孩子们而言是一次最好的锻炼,在这个过程中进行戏剧教育的学习、体验和排练,进而挖掘自身潜力、开拓视野、培养自信、振奋精神,也可以让家长们看到不一样的孩子。


接下来请欣赏2023桂馨乡村儿童戏剧展演活动节目剧照。

1744613065813657.png

《从现在开始》小店镇中心小学


指导老师:吕方方



1744613110137752.png

《大脚丫和玻璃鞋》圣王台小学


指导老师:冷蜜



1744613154416352.png

《伏生护书》三屯镇中心小学


指导老师:方唐



1744613193128933.png

《三只小猪》玉马小学


指导老师:周家亘


1744613240780094.png

《草船借箭》柏树乡中心小学


指导老师:杜月

1744613287399041.png
《红孩子》西局小学


指导老师:王少含

      4月28-31日,戏剧指导老师前往6所乡村小学进行实地指导,帮助学校一一将非正式剧目指导排练成可演的正式剧目,6月1日正式演出后,他们也感概颇多。


      参与本次戏剧活动的乡村老师们见证了孩子们从最初的生涩僵硬到舞台上光芒四射的样子,他们也有很多感受分享。


      玉马小学 李秀珍:绘本剧展演,对孩子们来说特别有意义。我们所有的道具都是校长、老师们和孩子们一起做的,所有的台词和动作都是在排练过程中,孩子们自己想的、自己创造出来的。整个过程中,孩子是被看到的!这个看到不仅仅是在舞台上的展示被大家看到,更重要的是,孩子们不断地问自己:我是怎么想的?我感受到了什么?我该怎么说?应该怎么做?这些平时不被家长、老师甚至是自己关注的感觉、情绪、需求……被孩子自己看到、捕捉到。这种被别人看到、被自己看到的经历对于一个孩子的成长来说,真的是太重要了。


      柏树乡中心小学 吕建好:让我们的所有作为都像春雨一样走进孩子的世界,让他们真善美的一面在不过分功利的天空下,一点一点的成长为不同的自己,使我们优秀的传统文化生根在他们灵魂里,最后活出属于他们世界的精彩!


      小店镇中心小学 杜倚梅:这次戏剧排练和展演,对于学生和我们来说,都是一段美好的回忆,这些美好的回忆可能会成为未来人生的养料,滋养他们成为更好的自己。做一名乡村语文教师,我希望未来自己能够继续从事乡村戏剧教育,在志同道合的伙伴帮助下,找到学校教育和戏剧教育的契合点,帮助更多孩子解放天性,找到更好的自己。


      三屯镇中心小学 史文逸:这次的戏剧活动意义非凡,让孩子们有了不一样的体验,不一样的成长。我看到了孩子们变得更加自信,更加从容了。相信这次活动在我和在他们的人生里一定都会是绚丽多彩的一章。


      西局小学 吕白光:六一这天我们非常圆满地进行了大汇演。所展现的成果让汝阳县人眼前一亮。我们看到了台上孩子们的成功。可以想象,台下训练一定让他们一下子增加了许许多多的人生阅历。通过参演让他们有了非凡的情怀。他们的未来必将因此而拥有不尽的动力,他们的未来必将灿烂辉煌。


      圣王台小学 李会芳:在这次戏剧下乡村活动中,有幸见证了孩子们的第一次登场表演,非常开心和骄傲,毕竟他们才三年级,也没有什么表演经验。看着孩子们从一开始的紧张不安到后来登场的闪闪发光,由衷的为他们高兴,希望以后能有更多的机会和孩子们一起去创造更多的舞台奇迹!


      本次戏剧展演结束了,但它不是终点,而是新的起点。未来,桂馨将继续联合济公公益基金会,将戏剧教

1744613572199101.png


项目背景:


桂馨基金会从2015年在汝阳县建设桂馨书屋开始,持续多年在汝阳县基础教育阶段投入大量资金和资源,坚持做阅读教育实践,为汝阳县建设了54个桂馨书屋和9个悦读空间,开展了多次阅读培训和访学活动,推动了汝阳阅读教育的发展。2018年馨艺术课堂项目在汝阳落地,并陆续在汝阳的多所学校进行绘画活动和戏剧培训,并培养出一批优秀的骨干教师。我们希望通过戏剧教育,让更多乡村师生意识到让身边的每一个地方都成为一个小小"舞台",让每一个乡村孩子都能成为自己心目中的小小"主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