綦恒柏
候选教师
湖南省衡阳县
基础信息
性别:
民族:
校长
年龄:
48岁
教龄:
26年
学校:
盘石完全小学
职务:
汉族
教师事迹

在乡村教育的沃土上,綦恒柏校长带领学校书写了一段从濒临困境到科技标杆的励志篇章。綦校长用五年的时间,让学校焕发生机,实现教师与学生人数的“双逆增长”。学校荣获多项省级“优秀单位”称号,师生屡获国家级奖项,教研成果丰硕,承担并顺利完成多项省市级课题研究,成为县域内乡村学校教研典范。


科学教育也是綦校长一致坚持在做的事情,自2016年引入机器人、3D打印等科学兴趣小组,学校的科学教育已经成为县内公认的科技教育标杆学校。学校依托“小小百药园、农科园、林科园”及农村实践基地,融合科学、劳动、科技,全方面锻炼学生能力。


2016年建立“小星火创客工作室”,让学生享受与城市同质的科学教育,綦校长说学校的孩子们都很喜欢科学,每次能让他们动手做实验,孩子们都会非常高兴。在激发了孩子们的科学兴趣之后,对他们是终身受益的,有已经毕业的学生说,以后上大学也想学科学相关的专业。


綦校长希望通过持续探索,能够为乡村孩子插上科技的翅膀,点亮他们的梦想未来。

按时间顺序显示
文宇斌:
面对科技浪潮,他高瞻远瞩,克服重重困难,为乡村校园引入科学技术教育。通过多方筹措资源、搭建平台,他让乡村孩子也能触摸到科技的温度,领略到创新的魅力。从实验室的筹建到编程课程的开设,每一步都凝聚着他的智慧与汗水。在他的努力下,乡村不再是教育的孤岛,孩子们得以在科技的天空下自由翱翔。他是乡村教育的守护者,用无私的奉献书写着平凡而伟大的教育篇章。
2025.06.16
陈双:
綦校长是乡村教育的探寻者,他探寻乡村教育的更多可能性,是不是搞科技创新的人,在想法上总会与众不同,别人的不知道,与綦校共事,总会被他与众不同的想法震惊。
2025.06.15
洪勇:
綦恒柏校长扎根乡村教育二十余载,以赤诚之心为山区孩子点燃科技梦想。他自学编程、人工智能,带领学生斩获60余项科创奖项,让偏远小学成为“全国人工智能特色学校”。更以父亲般的温暖守护留守儿童,建寄宿制校园、创“小星火”工作室,将学校化作温馨港湾,真正诠释了“敬业奉献湖南好人”的担当——是真正的乡村“造梦师”,更是教育振兴的燃灯者。
2025.06.13
邓秀娥:
綦恒柏校长,真是咱乡村教育的“点灯人”! 二十多年扎在山沟沟里,硬是把科技梦种进了娃娃们的心田——自己熬夜学编程、搞3D打印,带着学生从零起步拿下60多项大奖,让山里娃也能玩转机器人。更暖心的是他对留守孩子的体贴,创客工作室成了娃娃们的第二个家。綦校长辛苦了!
2025.06.13
綦琼佳:
綦校长是一位全心全意为乡村教育做贡献的人,让留守儿童感受到家的温暖和关爱,也让许多胆小的孩子有很多发挥的机会。希望他能更多带领孩子去接触新的事物,同时也希望他也多照顾自己的身体。辛苦了綦校长
2025.06.12
洪贷弟:
綦校长为了让乡村孩子健康成长,他倾注全部心血,不断改善校园环境,关注每一个孩子的身心发展,让孩子们的笑容绽放在校园的每个角落 面对科技浪潮,他高瞻远瞩,克服重重困难,为乡村校园引入科学技术教育。通过多方筹措资源、搭建平台,他让乡村孩子也能触摸到科技的温度,领略到创新的魅力,在他的努力下,乡村不再是教育的孤岛,孩子们得以在科技的天空下自由翱翔。他是乡村教育的守护者,用无私的奉献书写着平凡而伟大的教育篇章。
2025.06.12
邓甲:
事必躬身、扎实农村教育,綦校长带领孩子们从小认知科学、走进科学,立足科教为本主导创新教学,在他的带领下盘石完小从名不见经传到家喻户晓的名校,他付出过很多也牺牲过很多。在努力提升自身修养的同时也严格要求整体队伍的素质提高,在工作中把委屈变成鞭策、把压力化作动力。有时候我问他:累吗?綦校长回答说:累,他还调侃说:累并快乐着,因为每一次的成果被肯定,是我最开怀的时刻,所以我天天快乐.凝视他“白发老者”的“俏”模样,不禁对他这种为教育事业孜孜不倦一身扑在祖国花朵上的精神肃然起敬,或许,这就是他的教育情怀吧。
2025.06.12
綦双玲:
二十六年的乡村教学,让綦校长从26年前的阳光帅气小伙到变成了现在白发斑斑的中年大叔,他是一个无私奉献、默默耕耘的人,像蜡烛一样燃烧自己,照亮他人。毫无保留地付出,用知识点亮孩子们的未来,用关爱托起孩子们的梦想。值得我们去尊重,去为綦校长点赞!
2025.06.12
綦双玲:
二十六载春秋,九千多个日夜,他将生命深植于乡村教育的沃土。在信息闭塞、资源有限的天地间,这位校长以春蚕般的坚韧,为孩子们奋力托举的不仅是书本知识,更是那份生而为人的尊严——让每一双稚嫩的眼睛敢于直视远方,让每一颗乡村的心灵自信地挺起胸膛。 他深知尊严源于希望,而希望生长于对未来的把握。当科技浪潮席卷城市,他不甘让乡村孩子被时代列车抛下。于是,简陋教室里点亮了电脑屏幕的微光,田野间架起了简易的天文望远镜;他用自己拆解又组装的废旧键盘,让好奇的手指第一次敲击出通往未来的密码。这些看似朴拙的尝试,正是他为孩子们精心编织的翅膀,让他们得以触摸星辰大海的轮廓,以平等的目光与时代对话。 二十六年的坚守,早已超越职业,化作一种深沉的生命信仰。他于无声处开凿的科技启蒙之渠,不仅浇灌了无数乡村少年求知若渴的心田,更在广袤的乡土大地上,为教育公平与时代尊严树立起一座无声而伟岸的丰碑。他播下的每一粒科技的种子,都饱含着对生命尊严最庄重的承诺,终将在乡村的明天绽放出改变命运、振兴乡土的磅礴力量。
2025.06.12
何海英:
綦校长为盘石以及乡村教育花了很多心皿,带孩子们研究科学,体验生活为孩子们以后的人生打下良好的基础!希望綦校长再接再厉!
2025.06.12
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