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琰
候选教师
陕西省志丹县
基础信息
性别:
民族:
汉族
年龄:
47岁
教龄:
25年
学校:
旦八初级中学
职务:
教研组长
教师事迹

大学毕业时,王琰老师从报纸上得知陕北师资匮乏,便毅然报名支教,原计划一两年后返回家乡。然而,执教两年后,考虑到当地师资短缺,学生无人教导,他选择了留下,这一坚守就是 25 年。在旦八镇初中的岁月里,他先后担任物理、化学老师,现任学校物化生教研组组长,教学成果斐然,荣获县级、市级、省级等众多荣誉。

 

教学中,王琰老师极具创新意识。他将化学知识与生活紧密结合,编写生活化化学教材;面对不同学情的班级,精心设计差异化教学内容,并实行分层作业。身为教研组长,他以身作则,热爱学习、热衷阅读,每次组会不仅组织教学研讨,还要求老师们轮流开展小讲座,同时积极运用 AI 技术录制微课,展现出强大的学习能力与创新精神。

 

工作之余,王老师全身心关爱学生,利用课余时间为学生补课答疑、缝补衣物,深受学生喜爱。校园里,他总是步履匆匆,雷厉风行。更令人感动的是,王琰老师积极为学生争取公益资源,助力学生成长。他申请风筝项目,让孩子们在风筝上书写梦想并放飞,开展梦想教育,激励学生树立远大志向,为梦想拼搏;组织学生观看 “远山博学课”,借助王宝强等名人的奋斗故事与冠军的励志经历,为学生带来深刻的励志启发;开展时光诗歌项目,鼓励学生创作诗歌,将优秀作品精心摘抄成册,激发学生的文学创作热情。此外,他还策划了趣味实验技能大赛、纸船称重比赛、象棋比赛等丰富多彩的活动,全面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不仅如此,王老师自掏腰包资助贫困学生,对智力障碍等特殊学生关怀备至,用爱与责任照亮每一个孩子的成长之路。

按时间顺序显示
王帅:
看完王琰老师的事迹,被深深的感动了,王琰老师是一位真正用生命在书写教育大爱的行者。二十五载陕北坚守,从热血青年到教研中坚,这份始于偶然、成于担当的奉献,令人动容。他绝非刻板的教书匠,而是充满智慧与热忱的探索者:将化学融入生活、用AI革新教学、精心设计分层作业,始终走在教育创新的前沿。更难能可贵的是他炽热的仁心——步履匆匆间,是为学生补课、缝衣、奔走的慈父般的身影;是他四处争取资源,用“风筝载梦”、“诗歌摘抄”、“名人激励”点亮孩子心灯的真挚情怀;更是他自掏腰包、关怀特殊学生的无言大爱。王老师不仅授业解惑,更以全部心力点燃希望、塑造人格,是当之无愧的“四有”好老师典范,是我们心中最温暖、最闪亮的教育之光!
2025.06.15
马治平:
初识王琰老师,那是2020年的下半年,我们一同参选了马云乡村教师计划奖的评选,记得非常的清晰,王老师的学识渊博,思维敏捷,谦逊和认真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尤其是他的教育情怀,在分享故事的时候,深深的打动了我们小组所有的成员。再到后来,我们慢慢的认识,机缘巧合,我们在2023年的暑假,在上海一起参加那日慈的培训,虽然没有在一个小组,但是为期七天的培训,王老师的敏锐以及好学,以及待人接物的的温和和谦虚,让人如沐春风,尤其是他分享案例的时候,我们都能看出他真的是热爱教育,热爱孩子的心理健康。虽然是一名化学教师,但他总是在干一些力所能及的公益课堂和项目,在提升孩子的素养。接着我们又在厦门相遇,庆幸的是,能够和王老师在同一个宾馆,这样有了更多交流的机会。20几年的教育生涯,王老师一直在他的化学课堂砥砺前行,一直在做课题,做精品课堂,因为热爱才这样热衷为王老师的敬业精神点赞。再后来我们慢慢的熟络起来,经常在微信上交流,互相打气,互相宽慰,让自己的课堂更加的丰富多彩,尤其是我们有共同的目标,那就是对乡村教育的热爱,每一个留守儿童的不离不弃。
2025.06.14
刘斐斐:
王琰老师是一位充满教育智慧的引路人,身为化学老师,他重视实验教学,通过趣味实验激发学生对化学的热爱,培养他们的探索精神与实践能力。此外,他非常关注学生的精神世界,为此他带领学生创作诗歌,鼓励学生用灵动的文字描绘内心世界,将生活感悟与情感体验凝练成优美的诗句,在诗歌创作中排解压力、陶冶情操;为了让孩子们更有担当,他创新开展“大地美容”等实践活动,将社会责任与劳动教育融入其中,在多元育人实践中彰显了新时代教师的责任与担当。王琰老师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2025.06.13
申明放:
作为一名扎根河南农村教育事业四年的教师,我始终铭记成长路上王老师给予的宝贵指引。在教育这条充满挑战的道路上,他不仅用专业与热忱为我照亮前行方向,更以躬身垂范的姿态为我树立了为人师表的标杆。 从教以来,王老师始终以赤子之心深耕讲台。他对每一位学生都倾注着无限耐心,从课业辅导到心灵关怀,始终以春风化雨般的细致,守护着孩子们的成长;面对工作,他更是以精益求精的态度,将教案反复打磨,让课堂充满生机。这份对教育事业的坚守与执着,深刻诠释了新时代教师的责任与担当,也让我明白,教育不仅是知识的传递,更是生命的滋养与传承。 王老师用行动教会我,平凡的岗位也能绽放出不平凡的光彩。他是我职业生涯中最珍贵的引路人,更是我毕生学习的楷模。这份师恩,我将永远铭记于心,并化作践行教育初心的不竭动力。
2025.06.13
刘华:
王琰老师很优秀,我们是在南京的一次培训认识的。他经常带领学生写诗歌,因为他觉得写诗可以让学生排解不良的情绪!他指导学生阅读,也带领老师阅读。他经常带学生做实验,知行合一,重点是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对学生的心理健康也很重视,上课和辅导都可以做到以人为本,更多的是在教育教学中善于创新。他给学生做兴趣实验,小实验大道理。也带领学生捡拾垃圾,大地美容,净化心灵。还带领学生制做风筝,祝福祖国。在学校进行过很多富有创意的活动!他从2022年9月起,一直默默的给学生放远山博学课的视频回放,让孩子们接触到了很多大咖,扩大了视野,树立了远大的志向。作为教学名师,他经常指导年轻教师的教学,在帮扶年轻教师方面起到了传帮带的作用。王老师真的很棒,点赞!
2025.06.13
李贤东:
两年前有幸结识王老师并有幸与他线下相处过几次,印象中的王老师工作一丝不苟,教学经验非常丰富,工作能力特别强,做事效率特别高。生活中的王老师心思细腻,对伙伴的关心照顾可以说是无微不至。每次与他交流总能感受到满满的正能量,言辞间不难感受到他知识面广袤无比,要是有事请教,他总是耐心细致地答疑解难。从他平时教育行走轨迹中的点点滴滴,更加映射出他对教育的执着和热忱与日俱增,从他平时与学生、同事的点点滴滴中不难看出他在教育路上用心用情至深。与王老师相处如沐春风、如享甘霖,我想王老师的陕北情怀便是在每个日夜的点滴积累中堆积起来的,他像一盏灯,照亮身边人的成长之路。做他的学生是幸福的,做他的朋友是快乐的,因为在他身边总是暖暖的。感恩遇见!谢谢王老师一直以来的关心支持和帮助。乡村教育路上感恩有您!
2025.06.12
韦建容:
一字一句,仔仔细细地读完王琰老师的事迹介绍。被这样一位有教育情怀的老师所感动,被这样一位有教育大爱的老师所折服。教学上精益求精,与时俱进;生活上关爱学生,无微不至。25年的努力,换来桃李满天下,换来荣誉众多。或许,延安精神是这个时代在无数像王琰这样的老师身上的体现!延河的水滚滚流,教育的追求无尽头,宝塔山上摘星楼,引领着教育更上一层楼!向王琰老师学习!
2025.06.12
张春雨:
廿五载扎根乡土育桃李:一位乡村教师的教育诗行 王琰老师用25年的光阴,在乡村教育的土地上书写了令人动容的育人篇章。他不仅是知识的传递者,更是教育变革的践行者与乡村孩子的守护者。 创新教学打破“传统桎梏”。面对乡村教育资源匮乏的困境,王琰老师将田野变成课堂,把生活融入教学,开发出“创新情境教学法”,让物化公式在活动实践中具象化,让诗词韵律在山野回声中立体化。这种“在物化生”的教学创新,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更让教育真正扎根于乡村的土壤。 公益链接架起“希望之桥”。他以教育者的敏锐与担当,主动对接公益组织,为学校申请多种公益资源、设备,甚至自费发起“一对一助学计划”。这些资源不仅改善了办学条件,更打开了孩子们看世界的窗口,让“知识改变命运”不再是一句空谈。 爱生如子诠释“师者仁心”。25年间,他既是老师,也是“家长”。这些点滴日常,汇聚成乡村孩子记忆里最温暖的光。 在功利主义盛行的当下,王琰老师的坚守更显珍贵。他用25年的时光证明:教育不仅是知识的传授,更是生命的滋养;乡村教师不仅是职业选择,更是对土地和孩子的深情告白。这样的教育情怀,值得我们致以最深的敬意。
2025.06.12
姚文彪: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王老师立于三尺讲台之上,躬耕二十余年,这是自我生命的燃烧,是自我奉献的模范。一门三姐弟皆出于王老师的谆谆教诲,不仅是对知识的输出,还有对人生的感悟。在王老师身上可以看到一位教育工作者的赤诚丹心与崇高境界。他将青丝熬成白发,把岁月化作养分,在平凡的教学生涯中书写着不平凡的坚守。面对求知若渴的学子,他总是倾囊相授,既用渊博学识搭建起知识的阶梯,又以人生智慧点亮前行的明灯。这份执着,是对教育事业的深情告白;这份奉献,是对“桃李满天下”最生动的诠释,更让我们看到教育传承的星火,如何在春风化雨间,滋养出一代又一代栋梁之材!
2025.06.12
邵玉荣:
王琰老师立于杏坛,恰似春风裁柳,以前沿案例为经纬,编织知识的锦绣;借趣味故事作星火,点燃抽象思维的繁花。互动课堂上,他搭建起思维碰撞的虹桥,让每个学生都在知识的星河中璀璨发光。案牍间,他以严谨为刃雕琢教法,字字皆心血;生活中,他化作倾听的港湾,用真诚的话语抚平学生心中的涟漪。他以学识为炬,以温情作舟,载万千学子渡向求知的彼岸,在教育的长卷上,书写下师者最动人的诗篇。他用渊博学识与温暖关怀,点亮学生求知之路,是当之无愧的育人楷模。
2025.06.12
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