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勇
候选教师
湖南省隆回县
基础信息
性别:
民族:
汉族
年龄:
45岁
教龄:
25年
学校:
天壁完全小学
职务:
校长
教师事迹

陈勇老师从教25年来,一直扎根于乡村学校。2019年-2023年,陈勇老师担任隆回县岩口镇藕塘完全小学校长,2023年调任至岩口镇天壁完全小学任校长直至现在。

陈校长将“科技+N”作为学校的办学亮点,把科技这个点无限放大,以科技教育带动学校各项教学工作,让孩子们百花齐放、全面发展。为了激发学生的科技兴趣,他积极争取资金,改善学校的科技教学设施。他带领师生开设小发明、小制作、小实验课堂,将原本枯燥的理论知识转化为生动有趣的实践活动。他鼓励学生们大胆想象,勇于尝试,将课堂所学与生活实际相结合,用科技解决身边的问题。在他的指导下,孩子们变废为宝,利用废旧材料制作科技作品,培养了环保意识和动手能力。他们在教学楼顶开辟无土栽培实验田,学习现代农业技术,体验科技带来的惊喜和便利;将厕所里的冲水器改造成智能控制系统,实现了节水环保的目的。

此外,陈校长还积极组织孩子外出参加实践活动和比赛。眼见创造的作品和比赛获奖越来越多,家长们也逐渐重视孩子在科技创新方面的教育。5年时间,天壁、藕塘小学师生参加的省、市、县级科技创新比赛所获奖项达158件。其中,大型公厕红外线智控冲水器不仅拿下了湖南省一等奖,推荐参加国赛,还被授予了国家专利。

同时,陈校长非常重视孩子们的阅读教学,两所学校通过开展小学生课外阅读兴趣的培养课题研究及课外阅读活动,教给学生课外阅读的方法,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在轻松愉快的阅读氛围中获取知识。陈校长说,学校不能只有科技,也不能只有阅读,而是以科技为突破口,思政、音乐、体育、美术等各项教育都要有特色,让每一个孩子都朝气蓬勃,繁荣向上。

按时间顺序显示
黄海林:
在广袤的乡村土地上,陈勇校长以赤子之心深耕教育沃土,将科技梦想的火种播撒在每一个乡村孩子心间。这份坚守与情怀,令人动容更让人肃然起敬。他用智慧搭建知识桥梁,以热忱照亮成长之路,不仅是知识的传递者,更是孩子们追逐未来的领航人。 陈勇校长对科技创新教育的矢志不渝,展现出令人钦佩的教育担当,为我们树立了榜样。期待在他的引领下,越来越多乡村学子能够突破地域的局限,在科技的广阔天地中实现梦想。让我们为像陈勇校长这样默默奉献的乡村教育工作者点赞,致敬他们用平凡书写的伟大!
2025.06.20
阳渊洁:
他以乡土为讲台,用热忱扎根农村教育沃土。数十余载坚守中,始终将科技启蒙的种子播撒在乡村孩子心间——依托田间地头开展自然科学观察,让课本知识与农耕实践结合。其中,大型公厕红外线智控冲水器不仅拿下了湖南省一等奖,推荐参加国赛,他用耐心消解孩子对科技的陌生感,用创新思维点燃乡村少年的科学梦想,所带学生多次在市级科技竞赛中崭露头角。从黑板粉笔到科技创新,他用双脚丈量乡村教育的深度,以科技之光为留守儿童照亮探索世界的道路,诠释着“用教育改变乡村未来”的朴素信仰。
2025.06.20
郑小艳:
陈校长25年扎根乡村教育,用行动诠释教育初心与担当。在乡村教育的广阔天地里,他以“科技+N”为办学特色,让科技之光点亮乡村孩子的成长之路,堪称乡村教育创新的典范。他用科技为乡村教育注入活力,打破城乡教育资源的壁垒,为乡村孩子打开通向广阔世界的大门,是乡村教育工作者学习的榜样,值得我们致以崇高敬意。 同时,他还是科技名师工作室的带头人,专业素养深厚,在科技创新教育领域深耕多年,凭借扎实的学科知识与敏锐的行业洞察力,持续引领团队探索前沿科技教育模式。他注重人才培养,以开放包容的态度搭建成长平台,通过专题研讨、项目协作等方式,帮助青年教师快速成长。陈校长以身作则、无私奉献的精神,不仅赢得了工作室成员的尊敬,更在业内树立了良好口碑,成为科技教育领域的优秀引领者。
2025.06.20
彭亚辉:
陈勇校长在校期间一手抓思政课,一手抓劳动实践和体育,,带领师生们开展了一系列富有创意的活动。比如,“童心向党-助农丰收劳动实践活动”,让孩子们在大自然中劳作、学习、交流,培养他们的思政品德。孩子们英姿娇健、意气风发,在老百姓的水稻田里,劳作、吆喝、欢呼、雀跃,与70多岁的农民伯伯拉起了家常,探讨起了水稻苗的种植知识,迅速融入了大自然。还因地制宜开展了“奔跑吧,少年!”活动,让孩子们在锻炼中茁壮成长。
2025.06.20
阿贵:
我和陈勇校长是同一年师范毕业。难得他25年如一日坚守本心,忠于本职,在三尺讲台默默奉献,诠释了“学高为师,行为示范”的丰富内涵!向他学习致敬,向和他一样的校长、老师们学习致敬!
2025.06.20
罗娟:
陈勇主席以教育工作者的情怀与科技领路人的担当,为隆回科技事业发展注入了强劲动能。作为深耕教育一线的校长,他坚持"科技赋能育人"理念,推动校园科技教育与创新实践深度融合,通过搭建"校企联合实验室""青少年科创基地"等平台,不仅培育出一批在省级以上科技竞赛中崭露头角的"小创客",更将高校智力资源转化为服务地方发展的创新动力。同时,作为区科协领军人物,他精准对接隆回特色产业需求,牵头组建"专家服务团"深入乡村开展技术帮扶,推动金银花深加工、特色农产品数字化营销等项目落地;积极牵线搭桥促成高校与本地企业共建产学研基地,助力传统产业向智能化、绿色化转型。从校园到乡野,从课堂到生活实践,他用"双岗双责"的使命践行,让科技星火在隆回大地形成燎原之势,为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和科技创新生态构建作出了具有示范意义的突出贡献。
2025.06.20
邹炼:
陈勇老师基层从教25年,特别是在科技创新方面非常不容易。 五载耕耘结硕果,科技创新谱华章!天壁、藕塘小学师生在省、市、县级科技赛事中斩获158项大奖,彰显了学校素质教育的丰硕成果。孩子们用智慧点亮梦想,用创新铸就辉煌,展现了新时代少年儿童的科技素养与蓬勃朝气。这份亮眼的成绩单,是师生们辛勤付出的结晶,更是学校"科教兴校"理念的生动实践!
2025.06.20
廖惠娟:
陈校长扎根乡村教育数十载,他凭着一腔对教育教学的热爱,致力于乡村教育振兴。给天壁完小这些乡村的孩子带来了很多意想不到的惊喜,他工作最大的亮点是重视对孩子们的劳动教育和科学教育,并且他的那种寓教于乐的方式深受孩子们的喜欢。他的一举一动无不在改变大山深处孩子的命运,也拓宽大山深处孩子的视野,为他们走出大山奠定了非常重要的基础。
2025.06.20
蒋太平:
感动陈勇老师毕业二十五年来一直深耕乡村教育,专注于科技兴校,让科技的魅力之花开满校园,开满乡间的田野地头,收获累累硕果!感动陈勇老师二十五年来三尺讲台默默耕耘,不为名利!不计得失!只为心中那份乡村教育情怀,何以释怀,唯有三尺讲台。感动陈勇老师二十五年来孜孜不倦的为推广科技振兴乡村教育劳作不止,呕心沥血,生命不息,笔耕不辍。感动!
2025.06.20
周晓帆:
从乡村校园的科创课堂到各级比赛的领奖台,从个人探索到区域辐射,陈勇校长的实践证明:乡村教育的创新突破,不需要华丽的设施,而需要扎根土地的教育情怀与务实智慧。他如同一束光,既照亮了乡村孩子的科创梦想,也为基层教育者树立了“以创新赋能乡村教育”的鲜活样本。
2025.06.20
更多评论